发布:2022-07-13 15:23:37 关注:20935次
应聘条件
专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或信息安全或电子信息类学科 招聘岗位所在团队情况及引进人才培养方向: 团队负责人:陈德运 谢志强 李兰英 谢志强 职业发展方向及培养方向: 在图像处理或音频处理或机器学习等学科及专业方向能够协同承担人才培养重要工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研任务。 在智能计算及优化设计理论等学科及专业方向能够协同承担人才培养重要工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研任务。 在嵌入式系统与控制等学科及专业方向能够协同承担人才培养重要工作,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研任务。 能够协同承担人才培养重要工作,承担计算机数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和教研任务。 联系人:唐老师 电话:0451-86390655
附加文档
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备适应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等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
(二)热爱教育事业,服从组织安排,有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乐于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应聘人员第一学历必须为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且毕业院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不含专升本生、特长生及预科生)。硕士、博士学历为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毕业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院校的应聘人员,必须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应聘的博士研究生年龄须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学或科研工作经历的可放宽至40周岁(1981年1月1日后出生)。杰出、领军、骨干人才及a、b类优秀博士研究生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其他有特殊年龄要求的岗位具体见招聘条件。
(五)应聘人员须在2022年6月30日前获得报名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学位并办理报到手续,如不能按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和办理报到手续,则取消拟聘用资格,按自动放弃处理。
(六)应聘人员须服从学校对岗位的安排和调整。
(七)依法依规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得参加应聘。
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
全年接受报名。
2.报名方式
报名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名电子邮箱为 hlgbm@hrbust.edu.cn
3.报名提交材料
①签字并盖章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报名表》(附件3);
②签字并盖章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思想政治鉴定表》(附件4);
③居民二代身份证正、反面;
④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毕业生应提供由毕业院校出具能够按期获得学历、学位及研究方向的证明;
⑤《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册》(高考录取三联单)复印件(可在本科毕业院校的档案馆、招生或教务部门查询,仅复印本人所在页),必须复印完整清晰并加盖公章;
⑥各类证书和科研成果,其中sci、ssci、ei收录论文需提供检索证明,明确标注中科院jcr大类分区;科研项目需提供立项通知书及证明个人参与名次的相关材料;
⑦应聘岗位需要的其它证明材料。
报名人员须将以上材料粘贴至《现场确认需提交的材料ppt模板》并发送到报名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标明为“单位+岗位+姓名”(如:计算机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姓名)。
(二)资格审查
人事处和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材料进行审查,资格审查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回复。
(三)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
现场确认时间由学校工作人员通知,现场确认地点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教学主楼e区0423室。
2.现场确认需提供的材料与报名提交材料一致,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3.请参加现场确认的应聘人员按照第五条第(一)款第3项“报名提交材料”的顺序将确认材料排序。
4.现场确认后,各类证件、证书等原件返还应聘人员本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报名表》《哈尔滨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思想政治鉴定表》原件和全部提交材料复印件存档备查,不予退还。
(四)面试
1.面试时间地点等情况由学校工作人员通知。
2.面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根据不同招聘岗位的需要分别采取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和实践操作等考核方式。面试前应参加心理测试。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不予聘用。
3.按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和考核人选。
(五)体检
应聘人员到三级甲等医院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六)考核
对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和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资格条件进行复审,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七)审批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核结果报学校审批确定拟聘用人员。高层次人才由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优秀博士研究生由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八)公示
拟聘用人员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站(主页“服务导航—人才招聘”栏目)公示7个工作日。
(九)公示期满无异议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拟聘用人员办理入职有关手续。
享受待遇
(一)聘用人员享受国家和黑龙江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学校正式在编教职工的相应待遇。
(二)聘用人员服务期不低于10年并签订相关协议,签订人才聘用合同的按合同执行。
(三)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可面议。
高层次人才分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三 类。引进高层次人才所在学科须为我校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学科。
杰出人才
(一)入选条件 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在本
学科领域享有国际公认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如:两院院士、
“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海外院士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 对学科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创造性构想,能够带领学术团队攻克重 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推动我校相关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人才待遇
1.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或年薪制,一人一议,按需支持。
2.岗位及工作待遇:
(1)聘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自主选择 3~4 名科研助手同时引进,有关待遇可参照 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3.生活待遇:
(1)学校提供特价房源或过渡性住房。
(2)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领军人才
a 类
(一)入选条件 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国内一流学术水平,在本
学科领域享有国内公认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如:“国家特支 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者或与上 述人员水平相当者。能够统筹国内外学术资源,带领学科团队取 得突破性发展,确立我校在本领域的国内学术领导地位。年龄一 般不超过 50 周岁。
(二)人才待遇
1.入选 a 类所列人才,安家费 200 万;科研启动金(含平台 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不低于 1000 万;年薪 80 万起。
2.岗位及工作待遇:
(1)聘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自主选择 1~2 名科研助手同时引进,有关待遇可参照 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3.生活待遇:
(1)学校提供特价房源或过渡性住房。
(2)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b 类
(一)入选条件 具有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具有
巨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如:“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优青”项目获得者、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者。具有 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取得本领域标志性成果。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二)人才待遇
1.入选 b 类中所列人才,安家费不低于 150 万;科研启动金
(含平台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不低于 500 万;年薪 60万起。
2.岗位及工作待遇:
(1)聘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自主选择 1~2 名科研助手同时引进,有关待遇可参照 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3.生活待遇:
(1)学校提供特价房源或过渡性住房。
(2)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骨干人才
(一)入选条件 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对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
创新性工作思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省“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省级最高人才项目或学术荣誉称号获得者或与上述人员 水平相当者。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 为我校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 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二)人才待遇
1.安家费 80 万。
2.科研启动金(含平台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不低 于 100 万。
3.聘期内年薪 40 万起。
4.聘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5.学校提供特价房源或过渡性住房。
博士毕业后入职我校人员,其在读博士期间所取得 的业绩成果突出,可按照 a、b、c 三类优秀博士研究生引进, 其中 a 类博士引进原则上只针对我校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学科。
a 类博士
(一)入选条件 具有良好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背景,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一 定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有望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
(二)人才待遇
1.安家费 30~50 万。
2.科研启动金(含平台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 50~80
万。
3.年薪 20 万起。
4.聘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5.学校提供特价房源或过渡性住房。
b 类博士
(一)入选条件 具有良好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背景,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科
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 较大发展潜力,具有获得国家级项目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特别优秀且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教学科研工 作经历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人才待遇
1.安家费 25~30 万。
2.科研启动金(含平台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 20 万。
c 类博士
(一)入选条件 具有良好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背景,博士毕业于国家或省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或与我校发展相适应的行业特 色学科或专业、或学校师资紧缺学科或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科 研发展潜力,具备获得省部级项目的能力。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特别优秀且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人才待遇
1.安家费 15 万。
2.科研启动金(含平台建设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 10 万。
人才引进程序:http://news.hrbust.edu.cn/info/1058/21404.htm
有关说明
(一)实行试用期制度。应届毕业生试用期为12个月,其他人员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人员,学校正式聘用;试用期间经考察不能胜任聘用岗位或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
(二)聘用人员在试用期内需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应聘人员需对个人提交的材料、信息等情况负责。拟聘用人员凡提供的材料不实,或在档案审查过程中有弄虚作假、不符合相关规定,以及存在其他不符合聘用原则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一经查实,取消聘用资格。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390189
电子邮箱:hlgbm@hrbust.edu.cn
九、本公告由哈尔滨理工大学人事处负责解释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